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感知时代脉搏激荡创新思维
2009年03月02日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刘莉 

5月23日上午9点,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现代农业高峰论坛拉开了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序幕。

已经成功举办九届的科博会形成了自己“展览、论坛、洽谈三位一体”的特色,而其中权威性、前瞻性、专业性的论坛更是因其“激荡起头脑风暴”的魅力被看作是科博会最大的亮点。

“近十年来,科博会的各场论坛为经济建设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北京市副市长陆昊这样评价科博会的论坛。“制度重于技术”、“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金融业对高科技产业具有拉动作用”……不难看出,这些在历届科博会论坛中冒出的思想火花总是能让人们从中触摸到时代的脉搏,碰撞出更多创新的思维。

精品栏目重彩之笔

不论是科博会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认为,科博会论坛会议,是历届科博会的精品栏目、重彩之笔。据不完全统计,在前九届科博会中,共举办145个专题、千余场次高层论坛和专项交流活动,登台演讲的境内外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500强企业首脑、世界著名金融投资机构高层决策人及国内政府部门权威人士达3200多人(次),他们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经济前沿的思想理念介绍到中国,同时向世界传递中国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规划和趋势。

北京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储祥银,从第一届就开始参与组织策划科博会论坛,至今已整整十年。他告诉记者,论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量到质,不断升华,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1998年,为了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北京市政府等决定在北京举办“国际科技产业周”活动,这是科博会的前身。促进成果转化,自然需要展览会,“但还有一些成果是在头脑里的思想,也要把它展示出来”,储祥银向记者介绍设立论坛的初衷。到了2000年的第三届,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邓楠在组委会上建议,科博会应该抓住首都特有的政策资源,让论坛具有政策导向性、权威性,在产业行业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让论坛的影响力涉及全国。从那以后,论坛的内容开始不光局限在科技上,而是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经济环境……论坛的组织也上了一个层次:大学校长论坛、市长论坛、环渤海经济圈论坛、产业政策部长论坛陆续登场。

在论坛此起彼伏的年代,要保持长盛不衰并不是容易的事,储祥银认为,他们的法宝是“紧扣时代脉搏,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领域的热点、难点,寻求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全新观念前瞻思维

因为精心选择演讲者和主题,许多如今广为传播的新思想、新观念最早都出现在科博会的论坛上。

“风险投资”就是一例。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银行大门紧闭,股市下跌不振,而相伴而来的却是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到来,大批的高科技企业在资金上嗷嗷待哺,国外风险投资风起云涌;此时,国内对风险投资概念还相当陌生。

“新的经济格局已经到来,必须寻找新的强有力杠杆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现在从美国的经验看,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这是一位企业家在1999年国际周(科博会前身)上的发言。

从1998年到2001年,大批的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争相登上科博会的讲坛,包括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汉鼎亚太、柯达风险投资等等,吴敬琏、周小川等著名学者也纷纷上台为国内的风险投资发展出谋划策,风险投资热度不断上升。“风险投资”概念在中国的推广、普及,促成了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创立和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海外上市和海外融资,加快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另一例是如今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总部经济”。它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03年第六届科博会上,当时许多听众还尚未完全搞懂其中含义,但这并未妨碍一股“总部经济”热自这届科博会刮起。

难点热点解决之道

“政府的难题一定是经济社会的热点。”储祥银说。凭着敏锐的感觉和理性的分析,科博会论坛题目的策划者们总能找到最让听众们关心的主题。历届论坛上的观点碰撞,拓宽了科技创新与经济改革的思路,为产业界、政府机构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理论依据和实物参考。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与之相对的高能耗、高污染引起了世人关注。科博会不失时机地策划和组织了关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能源发展等方面的论坛。2006年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以“推进能源工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主题,由主题报告和煤炭、电力、石油、节能、工业降耗与新能源利用5个专场会议组成,研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布和解析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传播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思想理念,以促进能源行业的国际与区域合作。

论坛上另一个热点主题是知识产权。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出口扩大,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生产的困惑。先是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公司要求国内电视企业缴纳专利费,随后又有公司要求华为、大唐电信、南京钢铁等企业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许可费;中国企业在其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碰到了自己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科博会不止一次地策划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论坛和研讨。

科博会的论坛走进了第十个年头,正如组委会所期待的那样,论坛上所研究和阐发的概念和观念在中国科技经济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厚重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