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专家热议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18年05月28日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罗晓燕摄影报道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变成一个热门话题,金融科技的创新,有助于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发展前景很大。但同时也要意识到金融科技风险,从而有效防范,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2018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多位金融行业大咖围绕“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在论坛上表示,金融科技的创新,有助于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发展前景很大。但同时也要意识到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效防范,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李若谷表示,当前,金融科技已经变成一个很热门的话题,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客户的体验;其次,金融科技创新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虽然金融科技创新有效降低了金融部门的服务成本,但金融科技也给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很大风险。李若谷认为,首先是科技风险。比如进入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门槛不高,监管机制也不是非常完善,刚开始很多监管要求不到位,所以风险比较大。另外,信息技术本身也有很多缺陷,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虽都有着密钥管理,但加密技术还不完善,TCP等安全漏洞也很多。

其次是操作风险。尽管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信息化金融等为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它依然存在很多操作上的风险。2017年网贷银行业务出现了很多风险,600多家停止了服务,其中有问题的平台就占到了200多家,占1/3还多。

最后是监管风险。网络金融和金融科技加入到金融服务业以后,有很多风险是看不到的,不易察觉,监管的风险也很大,同时也增加了风险的监测和管控的要求。此外,去中心化、金融脱媒等现象的出现,都为监管机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如何有效防范科技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李若谷建议,一是不要过分神话金融科技;二是要做好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李若谷认为:“金融风险是常态化的,它不可能被完全控制住,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有一种既要监管控制风险,又要有一种相对包容的态度,允许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办法出现,新的金融创新的出现,对它的风险要实时地予以关注,怎么掌握好它是非常重要的。”

1-3年内实体企业融资难 将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央行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未来1-3年,实体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于学军表示,2014年后,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出现下降,基础外汇货币的投放转向一些新型的货币工具,例如MLF、SLF、PSL等,这些工具投放的基础货币存量自2017年起已大幅超过7万亿元。这些基础货币是由央行投放给大中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多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交叉持有,导致金融市场快速膨胀并交易活跃,最终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房地产市场等。于学军认为,这是近几年来中国金融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等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在货币宽松的环境下实体企业却普遍感到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 

今年央行宣布,4月25日开始,定向降准一个百分点,银行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约9000亿元。于学军认为,以MLF等方式创造出来的基础货币不会到实体企业去,反而会削弱购买力,造成通胀等问题。

“我相信随着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改变,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属性会发生变化,这将会更有利于实体企业融资。”于学军认为,随着该货币政策的开启,未来1-3年的时间内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相信实体企业的融资感觉会逐渐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新商业文明下 衡量上市公司的标准已变化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提出,现在对于上市公司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变化,在技术方面,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5G、物联网等改变了商业活动的技术基础;在商业模式方面,共享平台成为普遍接受的新经营模式;另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使得商业文明的标准相应地发生变化。 

王建宙表示,在当前的商业文明下,企业更应该关注的不应该只是自身的价值链,而是商业的生态系统,强调协调、共促、分享、合作、共赢。同时,企业不能仅仅只对股东、客户和员工负责,还要对社会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为社会创造价值,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价值。

王建宙认为,新的商业文明和旧的商业文明相比有两个最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从关注企业的价值链到关注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第二个变化是从关注投资者、客户和员工到关注整个社会。

那么如何来营造这种新的商业文明?王建宙建议,一是要全面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投资者要树立责任投资的观念;三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光是投资者和企业努力了还不够,需要整个氛围,整个社会都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