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对话宁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宇:互联网+教育:未来已来!
2016年05月23日    来源:新闻快讯

科博会“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对话”系列之十二:

拥有十年教育信息化研发历史的宁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易教育),三年前开始进入高中教学,其云教学系统应用取得爆发式增长,目前已在全国100多所高中使用。

互联网如何颠覆传统教育模式?中国人的未来教室什么样?在北京科博会展会现场,睿易教育董事长邵建宇接受了组委会新闻中心的专访。

十年磨一剑,我们找到了“互联网+教育”的突破口

记者﹕你们参展的云教学系统主要提供什么服务?

邵建宇﹕我们的产品目前是全球率先可以在学校大规模、常态化、全学科应用于教学全过程的云教学系统,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从学校的每一条光纤铺设、网络设备、服务器与硬件设备,所有的相关软硬件全部由我们提供。

只要学校有意愿,我们可以先替他们把系统做出来,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资金比较雄厚,你如果觉得好,你再付钱,但没有不付的,因为它很快就能用起来,大概两三周、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就能用起来;譬如一个班一天可能有10来节课,至少有4节课以上是用这个系统,老师和学生人手一部PAD终端,大部分作业都是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老师也觉得非常方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就是爆发的原因,我们现在每年的成长速度是十倍。

记者﹕教育信息化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十几年来各方不断投入,始终没有解决信息技术进课堂的问题?

邵建宇﹕原因在于教学太个性化了,我给你举个例子,首先这个系统必须让老师到了随手用、方便用的程度,他才会去用。更大的重点是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很个性化的,它面对的素材很多都是纸质的,或者是个word文件,跟我们的系统是接不起来的,因为电脑的系统一般都是结构化的东西,那我们就要用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譬如说一个word的文件,里面是一个文本,怎样变成一道道的题?把一个卷子怎样拆成一道道的题?这就是技术的缺陷。此外,一个卷子光拍照又怎么变成一道道的题,系统怎样知道每个学科的内容是什么样子?因此,教育信息化不光要解决图形的识别、边界的识别等问题,还涉及到OCR(光学字符识别),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现在我们的系统能直接把纸质材料变成电子信息,目的是让老师很方便地把原来手上的资源,能直接应用于教学,我们的系统强调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就给老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他就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而不是系统提供的路径去实现他的教学,因为每个学校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有所区别,如果不能具有这种适应性,那你永远无法被老师们接受。

教育信息化这件事的第一难点是校长,但不是最大的难点,突破校长很容易,但很多学校在试验当中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出在老师身上。老师的认可只能依靠产品的质量,微信之所以这么多人去用,是因为它真的很好用,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我们的系统要比微信复杂得多,因为微信可以慢慢开始,但我们不能慢慢开始,我们一上来就要有比较完整的功能,否则老师没法用,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特点。

记者﹕你们的云教学系统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邵建宇﹕我们公司在2001年就有雏形,当时做的是软件设备开发、个性化定制等业务。2005年起,我们开始进入教育体系里面,做在线教育的系统研发,主要是针对初中小学,提供在线支持和其他的资源,通过办班的方式推进。

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把发展方向定为课堂,开始把主要资金集中在教学上的应用,经过两年研发,2013年推出新产品,在2013、2014年刚大规模应用时不停地摔跤,不停地害学校。我们在2013年的5月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浙江省慈溪中学,一下就上了1500人,但当时出现了太多问题,平板电脑等硬件配置也不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多阻碍,我们也觉得对他们有所愧疚。

后来我们经过2013年到2015年的反复调整,终于发展出一个完善的系统,在2015年下半年进一个学校就成一个学校,而且一旦成功就是大规模的。我们把当时的系统比喻是“可以开的车”,我们不敢说有多好,但是这辆车的基础很好,因为我们有非常好的管理和技术,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流畅地在学校应用,得到学校的认可。

在中国是无法脱离高考去谈教学改革,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高中,出来两个效果﹕第一,一旦在高中推行成功的话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第二,高中是零和游戏,一所学校用好了,别的学校就不敢不用,因此我们在四川省一下子销售量就爆发了,现在的瓶颈是招不上来这么多人,培训也来不及,我们对员工要求很高,团队从布线开始一直到学校的服务都要会做。

“翻转+协作”,云技术支撑教育变革创新

记者﹕你们的云教学系统有什么特点?

邵建宇﹕可以说,这个系统就是代表着未来的课堂,未来的学习过程是老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是原来老师教学生去学,现在用得好的所有学校,都是“翻转+协作”。

记者﹕“翻转+协作”是什么意思?

邵建宇﹕翻转就是说,内化在课堂,学习在课外。譬如说学生回到家以后,看一段视频,然后做几道练习题就算学完了,比较简单的,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去课堂学习的时候,实际上是不讲内容的,直接做题、讨论、小组抢答、分组讨论,这个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通过我们的系统,老师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随时都能介入,随时都能与全班或个别学生的进行沟通、互动,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在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成为导演,过去的老师是演员,要备课,备得很辛苦,然后去讲出来,要抑扬顿挫的,大家都得听着,但大家往往都在打瞌睡,因为这个过程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按照学习理论的话这是效率最低的,但是如果是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自己参与的东西,90%都能保留下来。所以这种学习情况就会突然之间变好,很短时间内就能提高成绩,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而且中学生大多都比较内向,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能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协作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所谓个性化学习不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之间有共性,可以互相教互相学。譬如在一节习题课上,老师可以借助云系统在学生做题的时候同步批阅,学生完成练习提交后,统计报表马上就能出来。老师除了能看到哪些题目错的学生比较多以外,还能看到每道题是谁先回答正确,并让最快回答正确的同学帮忙组织讨论,如果大家都错了才让老师来讲。

这种机制在原来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通过云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就是云教学系统对教育变革的支撑作用,我们的口号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它的立意是其实每个人在每个点上是有长处的,不同的学科,甚至学科内不同的单元,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系统选定组长是参考个人表现,每个月换一次或每个单元换一次,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样的话就真的是教育公平了。

我们的系统提倡的是同步提升,不是光是几个好学生有得益,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被好学生绑架,老师问听懂了吗?好学生回答听懂了,差学生不吭声,时间长了就脱离进度,但现在通过系统,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

此外,系统杜绝重复劳动,把机械劳动转化为智慧的工作,最后师生也有得益。我们提倡一个"生成性"的理念,是指这些东西不是原来存在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出来的,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学生的问题所录制的微课,这种生成性的资源是最有效的资源,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大数据、人工智能重构教学过程和教师评价体系

记者﹕你们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有什么计划?

邵建宇﹕我们刚成立了“睿研究院”,院长是军队里面请出来的自动化专家,目的是进一步升华我们的系统,未来的方向是让机器自动服务于人的学习过程。我们每节课都会有全方位的记录,如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表情、行为动作,以及老师的黑板板书,全都有高清视频,而且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被一个报表记录下来,存储在一个叫"课堂实录"的地方,这个“课堂实录”是一个结构性文件,包括视频、音频、每次回答问题的时间等,完全把课堂记录下来。

我们未来还会研究对学生的表情进行分析,当你所有的行为习惯、做题的错误概念等都被系统记录下来后,它会描述你的人格系统,得益于我们强大的数据库,我们会知道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怎样来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人工智能来判断你的学习阶段、错误率、学习状态,最后由机器辅助整个学习过程,我们目前在做的工作是﹕让系统更主动去服务人。

此外,国内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老师不好好教,去外面补课的事情很多,通过这套系统有可能把它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以前老师不好好教,学校也不知道他教得怎样,现在每堂课都会被记录下来,对老师也是一个监督,这就能变成所有评价体系的基础,评价依据是数据,而不是某个校长的好恶,而是你到底为学生的成长做了什么,系统全面推行后所有对教师的评估都会透明化。

目前,我们“睿易云教学系统V4.0”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了100多所高中,预计今年应该会推广至300所到400所学校,而我们今年在四川省会推行到200所高中以上,四川主要的高中也就600所到700所,我们尽量会以省为单位地去推进。

这套系统就是未来课堂,教学新生态,在我们看来,未来已来,个性化教学在这里真的实现了。(完)

 

关于第十九届科博会的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科博会官网“新闻中心”栏目:http://www.chitec.cn/news/,以及“北京贸促”官方微博微信和“北京科博会”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