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高校创意总部亮相科博会
2012年05月25日    来源:第28期

5月22-27日,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作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荐的文创企业代表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高校创意总部以其雄厚的实力、无可比拟的年轻朝气、领“鲜”技术和创“艺”思维成为本届科博会的亮点之一。本次展览总部基地带来了最新的高科技互动创意展示。150平方米的展区现场,多媒体、多点触摸、裸眼3D等新型互动体验模式,带领观众体验最领“鲜”的高科技、感受高校创意总部产业集群的创“艺”力量,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摩。观众们通过触摸点击、模拟参与等先进展陈手段,进一步了解了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绩和方向,更加感受到了高校创意总部的创意活力。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高校创意总部以最快的成长速度和最良好的服务成为了亦庄地区最具实力的“黑马”,同时也在向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地发起全新挑战。

高校创意总部基地基地位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大学生创意教育实习基地”,是集国内外高校创意力量、企业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总部旨在打造集创研潜力院、影视创制研发中心、创意产业集群、创意发布平台等多业态、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创意综合体。

2011首届全球大学创意博览会于11月9日—16日成功举办,标志着总部基地正式落成,从此亦庄增加了一个亮眼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多了一支生力军。

博览会后,总部着力于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同时广泛与文化创意领域开展资源型合作,不到半年的时间“高校创意总部”的品牌已经在业内及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高校创意总部在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2012年3月,北京市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莅临高校创意总部考察指导。他对总部的理念十分赞同和支持,大力赞赏高校创意总部的思路和对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总部把创意转化成项目,把项目开发成生产力,产生更大的价值。”

同年5月,教育部党组织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莅临高校创意总部参观考察并给予关怀和期望,指出:“理念比做法更重要,要把理念放在第一位,将理念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表示教育部会对总部的未来和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2011年1月1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高校创意总部,通过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产业促进、人才开发、项目孵化等相关领域进行的合作探索,全面战略合作的序幕。

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进一步树立了“高校创意总部”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引起社会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相关资源体与总部开展了战略合作。目前总部已经与近百家企业及项目进行合作探讨,入驻企业20家,待入驻企业50余家。

总部还先后承办并参与了“2011云世界大会”、“2012互联网文化季”、 “网罗新生代”、“KAPA秋季订货会”、“亦庄开发区建区20周年庆典活动”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总部的组织与执行能力、创意与创新能力。同时总部十分注重将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采取创意导师牵头,高校创意团队参与的方式,对高校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意项目进行孵化扶持,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梦工场”。目前首都师范大学冉红教授创作的动画电影《浩昊文字国历险记》及同名26集动画片项目、同济大学设计创意院林家阳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德国波茨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乌里温伯格教授的“设计思维教育”项目,都已在总部进入项目孵化阶段。

即将举办的“2012第二届全球大学创意博览会”将与北京国际设计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相关艺术机构建强强联合,成为设计周“设计之旅”的站点,全面展示全球高校创意成果,搭建全球大学创意交易平台,成为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桥梁,促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意资源产业化。

“创新”是高校创意总部产业发展秉承的原则,为此总部与苹果公司合作的苹果AATC培训及实训项目,已经为国家影视后期人才、新媒体开发人才招收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领导力剧场”培训项目,则以独特的情景式教学模式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提供领导力培训服务,并将进一步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合作,为开发区的500强企业提供企业培训,积累良好的企业资源。“艺术新生代”项目是针对全国大学生青年艺术家群体,以“可负担艺术”、“平价艺术”为理念,一方面扶持推广大学生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另一方面提倡艺术回归平民大众,融入百姓生活。

“创意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高校创意总部基地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媒体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亦庄文化艺术中心的核心区域,将依托教育部所属高校等核心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全球艺术设计领域创意导师资源,服务全球高校产学研紧密结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