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原创科普纪录片《播火录》第一季亮相科博会
2015年05月15日    来源:新闻发布

由北京出版集团出品、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制作、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科普电视系列片《播火录——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精彩片花)在第十八届北京科博会展场新闻中心超大屏幕上精彩亮相。大屏幕前现场读者们纷纷驻足观看,感受到了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的神奇魅力。

该系列片第一季共10集,分别为《在科学的入口处(上、下)》、《人生有银(上、下)》、《另眼看诺奖(1-4集)》、《文明的代价(上、下)》,还将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5月16日起,每天19:40)、纪实频道(5月16日起,每天23:30)和科教频道(5月23日起,每天22:46)播出。

★ 科技创新

“久违的科学大片,罕遇的知识盛宴。广搜博采、钩沉索隐,讲出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故事,打开科学史尘封烟锁的画卷”,北京电视台的宣传词为本片作了简洁生动的概括。

该电视片的独特价值在于它的原创性和启示性——它从社会和科学关系的视角来观察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从中找出那些具有哲学认识意义和思考价值的人物、问题和事件,结合当今社会的关注点,构成一系列的专题片,以珍贵丰富的电视镜头还原历史的真实,以精巧准确的三维动画解读科学的奥秘,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深刻揭示“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命运和作用,帮助读者和观众以史为鉴,关照现实,思考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 制作精良

这部系列片从崭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科学的发现、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是一部宗奉历史唯物主义、充满正能量的科学人文佳作。

《播火录——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的拍摄和制作团队是由国内知名的科普电视专家赵致真(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主编、武汉电视台原台长)领导的“科技之光”栏目组。为了让观众深入了解现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赵致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考证精神,查阅了海量的第一手书籍文献,7个摄制组远赴欧、美、澳洲进行实地拍摄,从相关机构和组织处搜集了大量难得的历史资料,并和国内外顶级专家教授切磋动画短片制作,订正了一些以讹传讹的传闻。《播火录》团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精良的制作水平和浓重的人文情怀,赋予了该电视片鲜活的生命力,让它在众多同类题材电视片中脱颖而出。

★ 专家评价

该片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科普界和传媒界的许多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林说:“这部电视作品的内容、视角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是非常新鲜的,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空泛议论,少有人们熟知的事情,因此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部很有传播价值的原创作品,它会极大地激发观众对科学事业的关注和兴趣,促使观众开动脑筋以深刻理解科学。这是一部给人以智慧的作品。”《科技日报》副总编辑王直华也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这部电视片让观众深切体味了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深刻认识了科学的文化过程,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创造力。这一电视片重在生动传达科学发展的历程,正契合当代科学教育的理念。”

★ 出版意义

北京出版集团长期以来在科普图书、期刊出版方面卓有成效、积淀深厚,出版了《神奇科学》《可怕的科学》《巨眼丛书》《环喜马拉雅生态丛书》等一大批科普力作,同时集团以传统出版产业转型为目标,以创新的项目为手段,在数字出版、动漫与新媒体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如集团旗下的承启公司开发的《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相关APP应用程序,《漫虫记》《阿毛故事》等原创动漫,以及北少芳草幼儿园教学系统等,在新业态、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播火录——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的制作体现了集团致力于科普读物出版和科普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集团在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的最新成果。以纪录片为基础的同名系列图书也即将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附件一:作者介绍

赵致真,男,1943年生,科普、文学、电视三栖专家,我国科普电视开拓者,首批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历任武汉电视台台长,武汉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2006年退休。现任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科普顾问。

主要科普电视作品有系列片《我们的宇宙》(4集,中央台播出),《科技与奥运》(35集,中央台播出),《世博会的科学传奇》(25集,中央台播出),《欢乐与智慧同行——2012年科技春晚》(北京台播出),《神奇科学》(微视频100集并出版二维码视频图书,全国35个地方台播出)。配套出版的图书《科技与奥运》,《造物记》获得多项奖励,均被中宣部列入当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

科普电视片《守护敦煌》、《追寻永乐大钟》等节目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尔、里斯本、布达佩斯等国际电视节上获奖;多次出任国际电视节评委。主持承办2000—2006年连续四届北京国际科技电视节。

1999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2008北京奥运会科技先进个人,2008年被中国科协推荐为“全国10位传播科技优秀人物”候选人。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文化名人。

《科技之光》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颁发的“儒勒·凡尔纳奖”,赵致真2000年获意大利普利莫·罗菲斯国际科普奖。2003年受聘为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杰出访问艺术家”。

附件二:《播火录》第一季(10集)内容简介

《播火录》第一季共10集,分别为《在科学的入口处(上、下)》, 《人生有银(上、下)》, 《另眼看诺奖(1-4集)》,《文明的代价(上、下》。

★《在科学的入口处》(上、下集)

列举了科学史上许多大无畏的先驱者,其中有把锥子插进眼眶做光学实验的牛顿,“接引雷电下九天”的富兰克林和在球雷爆炸中殉职的雷奇曼,10次乘气球飞上重霄发现宇宙线的赫斯,在化学试验和寻找新元素中不避艰险的戴维、舍勒、本生和莫瓦桑,为人类医学进步出生入死的巴斯德、富斯曼和灿若群星的医生与科学家。并向所有为科学进步做出牺牲的先驱和英雄深深致敬,重温了马克思的名言“站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像站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再次思考人类利他行为的意义和奉献精神的价值。

★《人生有银》(上、下集)

以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画面,讲述了诺贝尔、索尔维、卡文迪许、海尔、斯坦福、史密森尼等人捐资和集资推动科学进步的故事,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理念:“赚钱只是机会,花钱才是学问”,“因为科学不朽,当个人财富融入人类的科学事业,也将会千古流芳,与世长存”。

★《另眼看诺奖》(1-4集)

回顾了诺贝尔科学奖的百年历史,历数了评奖的多种瑕疵、弊端和缺憾,使人们了解许多关于爱因斯坦、彭加勒、门捷列夫、爱迪生、哈勃以及梅特纳、吴健雄等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更全面、客观和现实地看待诺贝尔奖,以更理性的心态和达观的境界,对待世间的名利得失和个人的坎坷挫折。

★《文明的代价》(上、下集)

讲述了我们在尝尽科学的甜头时,也曾吃过误用和滥用科学的苦头。如X光曾经让一代人受到致命伤害;镭的发现曾经严重搅乱过社会文化和生活;当乙基汽油为发动机带来更大马力时,却把铅沉淀在我们和子孙后代的骨骼中;氟利昂给了我们诸多的舒适和便利,但却捅下了破坏臭氧层的天大娄子。滴滴涕的功过和存废之争更映射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复杂。如何评估一项科学成果的利弊得失,如何拿捏发展和环境的取舍权衡,考验着今天人类的操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