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2013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实录
2013年05月27日    来源:科博会官网(www.chitec.cn)

 

第十六届科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嘉宾致辞

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穆荣平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光临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七届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我代表论坛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向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等单位及媒体及各单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第七届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引领未来感智生活,标准支撑城市精细管理。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2012年十八大报告对城市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报告中全篇提及城市化多达七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新型城市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特别是公众服务体系建设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而其中创新和标准是支撑城市现代化的两大支柱。因此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的领导畅谈城市化的作用,这将是一次精彩的论坛。接下来有请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致辞,大家欢迎。

领导致辞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方新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借此我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GDP年均增速接近10%,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0.1%45.3%44.6,非农经济贡献率达90%,城市经济居绝对支配地位,中国城市运行环境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先市场经济的转型,城市发展给中国的城市管理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城市管理研究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是国家经济产出的重要基地,是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地。科技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引路灯,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加快城市创新,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首都北京的城市创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对其他区域具有高辐射的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城市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标准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国内科学机构,中科院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为载体,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实施创新工程,健全科学发展观。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支持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要求中科院以解决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为着力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突破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民生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维护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其中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品质的动力,也成为中科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任务十分艰巨。中科院将继续科技创新并重,推动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发展战略,在此我代表中科院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领导致辞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司长 武津生

尊敬的方书记,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第七届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对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增强增长动力,必须贯彻好国家体制改革和加快国家创新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次论坛紧扣创新引领未来、感智生活,标准支撑城市精细管理的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为城市创新中,科技化与标准化的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论坛大家聚集科技,凝聚共识,深入探讨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途径。这也是落实十二五标准,和十二五自主创新能力能力建设规划的举措。质监部门是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法的部门。近年来质检总局的党组根据质监工作提出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建设法制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的工作要求,科技质监涉及到了质量、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等项工作,涉及面广,专业门类多,技术要求比较高,任务也十分繁重,责任我们感到也特别重大。

质监工作在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安全等方面,对科技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为此我们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协同创新的力度,加快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我们与中科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高端人才推广等多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目前在不少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成果。这些成果有效提高质监部门质量把关的效能,我们还将继续落实并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计划,努力做成跨部门协同创新的典范。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能够规范和调整人们在生产、服务、贸易、消费和制造等活动当中的行为和利益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持续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无论企业组织的生产经营还是政府开展的质量监管,都必须以标准为基础,用标准做准绳。计量是以实现单位统一,计量如同空气不可缺失,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为科技发展和解决国家的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质量安全保障,只有依靠准确的计量才能更好服务城市的发展。合格评定包含了认证认可、检疫检测等两个方面,认证认可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工具,检疫检测贯穿产品制造和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质量安全,促进贸易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检验检测尤其涉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检验检测,关乎民众安全,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量标准和合格评定,描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贸易能力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者,能够为国际贸易、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充分吸收全社会对质监科技的智力支持,是质监部门的工作方针,更是质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各位来宾,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技创新,质监科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宏伟目标,质监科技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对加强质监部门和中科院部门的作更加迫切,领域更加宽广,同时我们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也希望大家对质监科技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也愿意并努力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同志们,在开展科研工作当中提供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多方面服务的平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质量保证,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领导致辞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柴文忠

尊敬的方新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举办这次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站在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高度,着眼首都发展的新阶段特征,探索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服务水平。首先作为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代表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原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技术理念相对滞后,城市管理服务规范标准缺失,这制约了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为城市精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为城市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北京已经进入了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阶段,科技创新为城市功能的发挥,为城市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引领。信息化是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城市管理,从而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如何在创新驱动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民生工程,也是有效提升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们也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抓好城市精细管理,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标准化为保障,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能力,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首都城市高效稳定地运行,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建设的品质,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生态环境、秩序环境的建设,要注重发挥好市民的城市管理的主体作用。

实际上我们也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方面所做的探索,刚才讲到了三个方面:以科技创新的引领,以标准化的工作为保障,以信息化作为支撑手段。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以行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来支撑我们城市管理各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比如说我们要研究的像燃气的安全供应保障问题,供热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各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都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而第二个方面各类科技创新为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讲的是精细化管理,它所对应的是一种粗放的管理,在对应的相应的决策里面,它对应的是一种科学的决策。如果没有这些科技的研究为前提,为保障,可能我们的决策,它就是一个拍脑子的决策,再说一下可能就是一个经验的决策。如何实现到科学的决策,我们想就应该要有科技创新做引领。我们也可以举一个例子,像我们北京市作为重大决策之一,像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处理技术的比重,焚烧发电、生化处理、卫生填埋的比例是443,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比例?并经北京市政委做出重大决策,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想确定这样的比例,首先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技术的保障,保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市民百姓对环境的要求,保证我们历年来对北京市垃圾成分的监测。没有这些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

我们也可以讲北京市做了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跟踪研究之后做出这样的决策。对于管理上,对于市政府做决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也可以,大家做几年管理,也可能提一个比例,433,我提622行不行?都可以。但是我讲这一点,科学的决策,现在讲重大科学决策必经五个阶段,要有调查研究,要有专家的科学咨询论证,要有社会风险的评估,要有公众意见的征求,要有最后集体领导决策。如果你缺了科学的研究,专家的咨询论证,这个决策本身就是有重大的问题,属于程序不对。所以我说我们这个科技创新在管理创新这方面,有很好的体现。今后我们对管理这个方面,我们现在也是依托中科院政策研究所陈 锐博士等各方面专家研究的,像首都城市建设考评体系研究,有了这样一套研究方法,现在正在实际应用,进而引领了首都环境的建设。对首都环境的建设上水平,上档次提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后还将在这个基础上,研究能够实时地,全面地把控环境建设的首都环境建设指数,城市运行体征指数,要搞这些研究。所以我说在科学创新方面体现了三个方面。

而在标准化方面,从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从城市管理的领域,我们的标准化首先是分领域,全方位地来研究完善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可能大家都做,我们做点探索,或者自己跟自己比,有一点新的探索。我们把立项搞标准研究,标准的实施,标准的修编的依据,我们是努力地实现,研究了一套方法,努力地实现是定性和定量结合以后立的项。尤其我们在节能减排标准体系里边,我们除了现有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可承受的能力,现实的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各个不同行业都想制定节能减排的标准,怎么按照经费有限,精力有限,怎么选择?确定哪些优先权?做了横向比较,就是你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我们做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立项标准的依据。所以我们北京市政市容委,在标准的研究制定方面,也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以前立标准是谁申报什么,立什么,现在申报了,我们用标准评价评价你,哪个应该优先?哪个应该缓缓?哪个贡献大先立哪个。实现了从被动地立到主动地立,优化地立。

第二个转变,以前主要在标准的制定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大,现在从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估实现全过程的管理。

第三个我们的标准以前侧重技术标准,城市管理恰恰是一个过程,这是城市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恰恰就要不只是管结果,更要管过程。过程的标准,这样一类管理标准,更加是我们这个领域所需要的。因为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呼吁大家研究更切合我们管理的过程。举一个例子,原先各类垃圾处理设施,焚烧,原先一个排放标准,一个建设标准,怎么样的程序,每个程序做什么,做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个过程更加重要。

努力在标准方面实现三个转变,在信息化工作方面,我们主要是根据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搞好四个方面:

一个方面信息化要做好顶层的设计和资源的整合,这个工作也是一项基础工作。没有一个顶层的设计,所做的各类的信息化的建设,可能就七零八落,可能就整体的效果不好,甚至有不协调,甚至有先后障碍的地方。

第二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城市基础性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这里面包括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的排放登记,如何使排放全面、及时、准确进行登记?就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还有供热管理系统,涉及到民生,老百姓非常关注。以前没有信息系统的时候,经常发生这种问题。老百姓反映冬季供暖家里不热,全市有六千多家锅炉房,有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打一个电话,我们马上告诉你,这个楼的供热是哪个公司负责,负责人电话是多少。不但提高了服务的希望效率,更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距离。在便民服务方面,现在把十一类的城市运行设施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便民查询。包括我们的公厕、供热、户外广告、加油气站等等,实现了互动。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了政民互动。建设了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使得每一个市民,你要反映的城市管理的问题,马上纳入这个系统,派发到相关的维护管理部门处置这个问题。而反映问题的市民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来检测到这个问题是由谁处理的,处理到什么程度,结果是什么,这才能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市积极性,使他觉得真是城市管理的主人,这个作用不可小看。

第三个体现了城市未来智能化的管理,建立了城市物联网,主要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为行业管理、政府决策、应急保障做支撑。这是为今后智能化管理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城市精细化管理,没有科技的创新引领,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没有标准的保障,只能是一时一事的精细。达不到持久、全面、系统的精细,如果没有信息化的保障,实现不了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服务和精细化管理。今天中科院牵头,我们一起办这样的论坛,从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信息化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城市创新发展与环境治理等多个角度探讨城市管理问题,相信必将为北京城市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实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提供有益的意见和指导,再次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领导致辞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副巡视员 邓瑞德

尊敬的方新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在这里举办的第七届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并对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标准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生成的,孕育着人类的智慧和创新,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衡量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据,标准化推动了科技发展和进步,方便了贸易和生活。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标准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将科技成果制定为标准,并推广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和标准的国际环境更加激烈,标准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的紧密衔接是势在必行,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战略性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要实现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标准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各发达国家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战略出发点,以自主创新为手段,将关键技术形成标准为重要形式,力图占领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为其鼓励产业和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竞争提供有效平台和工具。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标准化活动,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参加标准的研究和实施,强调科研开发与标准化协调一致发展。同时将研发政策,标准政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让科研和标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2011年国家质监总局和中科院签订的协议中,国家标委感谢中科院为我国标准化工作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为进一步标准化研究,综合标准化,标准化信息资料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加强合作。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准化在城市规划的协调,公共管理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协调,管理理念的提升,生活程序的便利等方面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区出台了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有二十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北京市也出台了首都标准化战略。当前我国的各大城市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发展的重大任务,新建城市更需要谨慎设计,有效规划。因此,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等事业需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需要标准化作为重要技术基础和手段。国内外实践证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要从战略的高度谋划和全面推进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导性和支撑性作用,是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第十六届科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主题报告系列

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王毅

谢谢武主任,方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做关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报告,我的题目稍微改了一下,我们所跟北京市的相关机构有很多年的合作,像武主任早年我们一起做交通方面的研究,跟标准院、规划院做标准的研究,我们所里长期跟北京市有良好的合作,也希望把合作继续下去。今天的演讲主要从城市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谈问题。

第一个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提出来重要的概念,它的提出和挑战。第二个想谈谈关于PM2.5的控制和区域环境质量的关系。第三个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怎么去构建区域的环境和综合管理体系,这是过去没有的新的概念。

我们知道生态文明建设谈的很多了,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语境下产生的概念,从学术角度来讲缺少传承。中国历史上大家老说了,我们有很好的传统,关于天人合一,实际上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古代传承的天人合一主要是个人的价值理想,跟现代的环境理念没有什么关系。现代的环境理念主要从西方来的,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这个概念。

在这个概念基础之上,西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次环境觉醒和环境运动,由此产生了现代的环境概念,跟过去不一样。虽然西方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在生态哲学,生态经济,还有相关的理念提出来很多。它本身并不是用理念来推动的,更多通过法律、政策推动环境保护,达到了比较高的生态文明的水平。目前生态文明的定义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谨慎。在执行上会出现有些偏差,尽管第十八大报告提出来。

关于生态文明有不同的利益,有广义的狭义的。广义的理解更多从文明层面,甚至有的专家学者提出来,生态文明要代替工业文明的概念,下一个工业文明的形态。但是从目前来看,没有那么好的严格的论证。如果真的在文明层面上,在测量上是非常困难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所以是很难真正地去推进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那么从狭义上来讲,主要跟现在的一些相关的行动、政策是并列的。比如跟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并列的东西,要把生态文明的一些理念整合到社会经济的过程当中,像我们十八大报告提出来的,所以是一个狭义的理解。

十八大报告刚提出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来,但是那五年为什么没有做一个概念?那时候我们提出来主要是科学发展观,现在有一个新的理念。我总觉得十八大报告本身描述了四块内容,从空间布局到资源生态,到环境,再到支柱建设,主要是工作内容。另外还是反映了希望在执政理念上有所变化,所以生态文明理念本身也是不断地去研发、演进的。包括中国提出概念以后,很多国外学者也开始讨论为什么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它的全球意义在哪儿?在于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现在要制定一个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三十多个指标,涉及到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明制度以及文化等等方面,目前来看指标体系还有些问题,因为中国的事一到考核,数据、指标造假的特别多,我一直在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考评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在历史实践上有很多工作。还要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更关注这里的可操作性和具体行动上面。实际上在生态文明基本发展规律方面,基本判断方面,以及怎么样通过创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还在过程当中。包括生态文明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在刚刚进行的国务院机调整,目前涉及到一些大部制改革,在资源环境方面没有必要大的变动,这也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不是也要考虑相关内容。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个是避免两个倾向,一个是现在很多地方打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号,实际上还是行GDP政绩观,生态和环保之间没有很好地处理。第二个倾向要防止把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对立起来,完全要替代工业文明,实际上是融合的观念。假如没有工业文明,怎么样创造物质财富?更多地服务?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大国,怎么能够把这两个方面,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中国还要继续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意味着要有更多物质资源的消耗,关键怎么能够更合理,更高效地利用资源,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两个倾向是要避免的。

第二个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过去的概念有些重合,报一绿色低碳发展,包括环境保护,概念重要,更重要的是看我们做什么,干什么。并且刚才提到了绿色仅仅是未来文明演化的一个维度,而不是全部。作为后进的国家,还要看到还有其他国家赶上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利用我们先发的发展中国家优势,实现现代化任务。

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如何平衡发展跟环保的关系,在未来的十年。这涉及到不仅仅政府,政府按照《环保法》是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企业和公民在里面也同样负有责任。还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包括生态价值、承载力,在科学上有很多的争议和讨论,因为很多是难以定量的,涉及到很多价值判断的问题,怎么定量化,包括生态补偿,有价值观,没有统一的理论能够定量,也包括面临的发展阶段,系统性的障碍,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可以看到北京市的智能、基础设施很好,但是用在什么地方?我们交通的问题,设了那么多交通灯,哪个交通灯是智能的?按照我们的方式运作的?概念很重要,任务是很繁重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法律环保都是规定,按照美国南加州的规定罚款从一千块钱一直到一百万美元有详细规定,为什么这么罚,对于个人、公司来讲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些制度全都没有,拿什么执法?拿什么管理?工作非常多,从基础的科学研究到政策的制定,到它的管理的方式的转型,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下面我再简单谈谈PM2.5,谈PM2.5之前,我想对于整个的环境面临的挑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未来有可能是什么样的状态,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首先我们的判断,中国现在是进入一个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复合污染的阶段。一个是区域性的大气复合污染,以PM2.5为主要特征,第二个是流域性的水的污染,包括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是流域的问题。我们现在治理的方式基本上并没有按照流域的考虑。是在很短的现代化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新的问题,比如说地下水的问题,新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问题,比如说汞的问题,大气汞马上有国际的规则法律,应该马上要改变,包括场地污染的问题,广州说镉米污染,农村污染,还有很多新的问题。

刚才提到了管理措施在短期内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从法律上,从管理方式上,从政策措施上,面临到我们现在的这些措施。包括对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十一五只有两种,十二五增加了四种,管理是粗放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是非常欠缺的。从中央整个政府到企业都是对此还需要进一步去反思我们各种各样的行动。

未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未来十年将是环保最艰难的相持时期。为什么这么判断?第一重化工业阶段还要持续十年时间,工业发展,污染物产生量在那儿。第二新一轮城市化加速发展,这个城市化是不是能够实现绿色的发展?中间打一个问号。所以我们的主要资源的消耗,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当中达到峰值,达不到峰值谈何环境污染质量能够转变呢?个别地区会好转,比如像北京,京津冀地区,还有长三角问题。我们环境成本要素价格成本在提高,面临中等收入的陷井,改革要创新,中国将来要从经济第二位走到第一位,保持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要进口战略性资源,包括油气、粮食、相关大宗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现在看到在全球由于气候和环境多边谈判面临的困境。欧洲面临很大问题在全球是最绿色的一个地区,整个欧盟地区气候和环境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它的绿色成本大幅度增加,竞争力大幅度下降,能持续多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里需要重新思考中国战略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路子怎么走?节奏怎么摆得更好一点?能够把发展跟环保兼顾得比较好?这是对全球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于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基于很多讨论,为什么它是复杂的?是一个多种污染物整个的排放以后物理化学过程,一个综合的结果,包含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成千上万污染物在里面,包括固定源、移动源、生活源和自然源,包括人为排放和稳定的气候条件,都可能促成PM2.5的生成以及雾霾的生成。它本身表现是复核性的污染,PM2.5不是单独的污染物的概念,是一系列污染物的体系,本身就代表着环境质量的意思。

像现在的光化学污染可以传输几百公里,可以降低大气能见度,以及健康影响。说了很多健康影响,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统计学的研究,个别的有流行病学的调查,大气的排放跟疾病之间的关系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由于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采取的措施也必须要综合的。

这张图显示了现在的PM2.5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几种污染物,二氧化硫,铵等,目前只有前两种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光化工作用形成溴氧,形成了有机光化学烟雾,形成了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问题,形成了雾霾天气,这是一个简单的成因。这是我们所的研究员带领他们小组对京津冀整个地区的雾霾追踪原因,北京市汽车污染PM2.5的贡献率占四分之一。汽车尾气很多没有控制,一氧化碳都没有,控制起来很困难,是一个综合的,不是简单把油品的质量提高到五级标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张图可能有点悲观,PM2.5跟人均GDP的关系,多多少少还有一点统计的规定。人均GDP不达到一定水平,要想把PM2.5降下来不太容易,有一定的规律。中国有很大的难度,这里体现出来中国要想很快改善环境质量,是需要综合的因素。本身人均GDP是社会经济综合的表征,并不仅仅是人均的收入问题。再看看欧美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当然他们比我们长。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控制重点,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在很短的时期,几乎所有污染物都要在一个时期来控制。他们经验首先依法治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有很强的法规规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目标,治理的路径和严格的监管,他们的规划,做了很多计划,人家的计划都是可以执行的,我们制定的很多东西不一定得到很好的执行。同时是全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各种各样的污染物都有,包括许可证。不一定有那么多环评,只要排放有许可证就可以,按照总量测算分布,我按照许可证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搞了那么多环境影响评价,有多少没有通过的?所以这里有好多管理上的问题。通过排放交易来降低它的减排成本,同时采取区域的联防联控,通过计划、规划,所有项目都经过论证,不像我们随便就把项目制定出来了,几万亿的投资下去了,到底效果怎么样,没有很好的评估。同时还关注这种结构和模式的转变,像现在更多的国家在采用可再生能源,包括产业贸易结构,现在有很多规律在里面。

中国在环境保护上很努力,只不过因为发展太快,把我们的成绩淹没了。做了两种约束性的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北京奥运期间、上海世博会期间,粤港澳地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合作。做了很多区域控制污染的研究工作,包括观测、京津冀地区污染调控技术与示范,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包括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项目,为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很不够。

所以我们希望继续工作,包括我们所里希望在这方面能够继续努力,包括在制度方面、政策方面、立法方面做工作,这是大气复合型的污染和治理的综合概括。

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一个区域层面上,通过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综合利用经济发展,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环境的承载力,实现区域污染物减排,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话这么说了,下面需要一系列的立法规划,政策管理和技术手段来落实,下面我一块一块地说。首先关于立法,无论国际国内经验都是这么做的,希望大幅度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形成中国的清洁空气法。看看美国的清洁空气法什么概念?六十多万字,二百七十多个条款,中国的不到一万字,只是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的七十分之一。内容上也一样,缺少强制性的严厉的管理的条款和法规,怎么实现精细化管理?

中国要想做好这个事,立法上大幅度修改区域污染的防治法,明确责任。哪些是中央的,哪些是区域的,哪些是地方的。同时要对全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安排,并且要对区域的大气污染控制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刚才我们说的所谓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他的管理体系怎么样建立,机构怎么设立?同时配合各种各样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新的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需要包括非常详细的内容。还有其他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安排就不说了。

关于整个区域环境管理的体系体制上,我们觉得优先要设立环境保护的大主旨,现在基本上分散在各个部门里头。在环境保护的大主旨下,可以设置分区域的派出机构。现在环保部有所谓的部级联谊会议,监察中心,但是起不到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监管问题。地方也可以建立委员会,目前来看这种委员会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包括京津冀地区,尝试很重要,需要建立区域环保机制。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管的机制,包括对于政府的环境绩效的考评工作。这种考评必须跟官员的认知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十一五期间,那么多节能减排指标进行了考核,哪些官员因为完不成指标而下台的?没有。我们有太多评估、监管、考核,力度不够,反而给下面增加了很多负担,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国务院要下放审批权,环境监管变得异常突出。听过很多地方官员说,中央下放以后,地方是管不了的,这样的话怎么办?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怎么去制定?减排的经济机制,包括特许经营制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机制,目前都是非常不完善的。同时规划制度必须建立,特别要制定区域性的污染控制规划,而这个规划是反映中央的意志,反映国家层面在区域层面要落实,通过项目,通过目标设定,通过补偿来解决问题。要把区域性的土地资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统筹起来。我们看到美国做得非常好,虽然美国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在联邦层面规划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地方很多项目不经过联邦的控制拿不到钱的,同时要制定大气污染的应急计划方案,这方面说得多,有的东西是框架性的,很多是难以操作的,这里缺少演练,有好多具体问题,我们所里做应急管理,将来在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政策效果和对项目的影响做评估,对于规划做评估,做调整,都是做规划制度,变成常规化的立法的安排。同时我们政策的保障,包括我刚才说的总量控制下面的发展项目的审批和生态补偿机制,而不是一般形式的下放项目,跟过去的概念不一样。同时要有区域性的国家的投资布局和融资机制的创新,当然也包括目前对于资源税、环境税的改革,以及脱硫脱销电价的政策,排放许可证的制度,按日计罚的制度规范需要明确。

需要很多科技创新,包括对区域污染源的监测、识别,新排放源及其控制研究,同时也有基于科学证据的决策过程,很多决策并不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决策。一下子转变很困难,更多要从现在开始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政策转变,增加这方面的比例,做规划工具的开发,以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图,以及制定的最佳实践,包括现有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些方面也是我们包括科学院,包括我们所在这里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也希望今后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及和地方的工作,对区域治理的工作能够有所贡献。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十六届科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主题报告系列

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与模式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魏后凯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中科院跟大家进行交流,我讲的题目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与模式选择》,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加速推进的态势,比如我们测算了一下从1996年到2011年,城镇化平均每年推进的速度是1995年以前2.2倍,是改革开放以前的5.6倍,到去年我们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7.12亿了,城镇化达到了52.6%。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去年城镇化的52.6%根据我们的预测,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最新的数据2011年世界城市化52.1%,过去的十一年,我们世界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这样按平均速度增长的话,去年世界城镇化率应该是52.6%左右,这样我们已经达到和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当中国的城镇化来看,我们把它叫做中国式的城镇化,我们认为它是一种不完全的城镇化。所以把它叫做不完全的城镇化,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跟市民化是分离的。因为一般来说,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也是市民化的过程。但是我们的这种城镇化跟市民化是分离的,我们有很大部分就是靠农民工,所以我们的速度很快,质量很低,还存在一个不协调。

增长的速度可以看出来1996年以后,平均每年城镇化的速度都在1.3个百分点以下,速度很快。1996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出来,绝大部分的年份,我们新增城镇人口,或者净增城镇人口在1500万人以下。城镇化速度超过一个百分点,从我们城镇化建设的关系来看,可以看得很清楚。城镇化是五重五轻,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从推进关系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外延的模式,应该说我们的城镇化人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各种生产要素产业又向城镇集中,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带来资源能源的节约。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采取的是粗放的外延的发展模式,所以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们这些年来,中国的高增长很大一部分是靠城市经济的高增长来支撑的,很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在15%16%。当时我们这种高增长,它主要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等支撑。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而一次能源消费占20.3%,其中煤炭占48.2%,水泥消费占56.2%,钢铁表观消费量占44.9%200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占世界的23.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的3.19倍,OECD5.68倍。开发区的高增长又主要是建立在土地的平面扩张基础上,很多开发区最早的时候,十到二十个平方公里,后面土地面积不够,扩张到五十平方公里,一百平方公里,有些已经扩张到一千平方公里,按照这么一种发展的速度,一个城市几千平方公里,一万平方公里,GDP的增长永远不够,可能都变成一个大的开发区。我们的增长不是靠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率产出的效率,而是靠土地的平面扩张来支撑的,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

还应该看到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城市内部的不协调,典型的二元结构。虽然我们的城镇化速度快,但是质量低,速度跟质量不匹配,所以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缺乏质量,是一种不协调,不完全的城镇化。有一位学者把它叫做半城镇化。

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我们的城镇化已经越过50%的拐点,所以中国的城镇化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将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转变。加速是速度越来越快,减速是速度越来越慢。我们的估计,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保持在平均每年提高0.8到一个百分点左右。最近我们采用三种方式,对城镇化进行了预测。最后综合起来根据我们的判断,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5%左右。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我们主编的报告对中国城市社会的分类,我们到2020年将进入中级城市社会了,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8%左右,我们预期在2033年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这样的话我们到2033年,中国将结束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未来二十年,中国快速城镇化还有二十年的发展空间。从20132033年,二十年的快速推进的,当然是一种减速的这么一个空间。这样的话到之后,我们将进入城镇化缓慢推进的稳定的这么一个城镇化的后期阶段,这是我们做了一个趋势的估计。

当然我们认为城镇化的速度必须适度,大家都知道我们城镇化是社会进步跟现代发展的标志。现在大家都强调城镇化拉动投资,促进内需,我们认为单纯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城镇化也能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我们的创新,也能够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居民的收入,具有一种综合效益,不单纯是拉动投资和刺激内需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很多地方有一种误区,把城镇化作为一种目标,我认为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片面追求的这么一种目标,我们认为城镇化的速度必须适度,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应该保持五个适度。

一是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应该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城镇化的速度应该与我们的工业化的阶段相适应,三是城市化的速度应该与我们的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相适应,四是城镇化的速度应该与城镇的公共设施的能量相适应,最后一点是城镇化的速度,应该与我们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要讲究五个适应,再一点我们想城镇化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不同地区的条件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你比如说像农村地区,因为城镇化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因为很多农村西部地区跑到北京来了,情况不一样,不是越高越好。我们认为它具有一个天花板,从全面层面来看,我们觉得中国未来城镇化饱和度、天花板可能在85%左右。根据我们的预测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有可能超过80%,将接近这个天花板。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一点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来了。我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走集约、自然、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怎么叫新型城镇化?现在文件很多,不同的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中央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在前面加了八个字,我想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提出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有两点必须明确,一,以科学发展化指引,二与传统城镇化对应。大家对传统城镇化有不同的看法,怎么叫传统?有不同的理解。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导向来看,我个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虽然我们中央的文件里面提了八个字,但是我觉得这八个字,并非是新型城镇化的全部内涵,只是代表我们新型城镇化的某些方面的特征。所以我们想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是一种人本型的城镇化,所以我们要走人本城镇化道路,在这样的理念下,要改变过去那种要不要,要人手不要人口的城镇化的做法,这是过去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包括北京、上海都是这样的。

第二个就是要同步推进市民化,刚才讲了,城镇化就是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让农民进入城市作为农民工,不让他享受城市市民同等待遇,这就是不完全城镇化,所以我们想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归纳为八个字,要追求平等、和谐、融合、共享,尤其是新移民跟原居民之间平等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一种多元发展模式,不同的地区,由于发展条件的不一样,应该积极探索不同的新型城镇的发展模式。从我们现在研究的情况来看,有三到四种模式,怎么从粗放走向集约?具体到城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紧凑型的城镇化,低碳城镇化。现在有些学界把低碳城镇化做得很大,把绿色城镇化,其他所有都包括在低碳城镇化里面,我想低碳城镇化应该属于集约城镇化的一种,只属于能源消耗跟节约的问题。第三个绿色城镇化,要重视生态环保,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第四个和谐城镇化,重视资源、机会、成本的共享。第五个城乡融合型城镇化,重视城乡融合一体化。一个误区,农村新型社区不等于新型城镇化,农村的新型社区,假如没有转变为城镇,农村没有转变为城镇的居民,应该是一个新农村。只有当农村的新型社区转变为城镇,转变为城市的社区,农民变为市民的时候,才能算为真正的城镇化。最后我想谈一下我们推进的城镇化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这里也有深刻教训。中央为什么要提出我们推进城镇化要四化同步,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过去我们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时候,以牺牲耕地、农业、农业现代化为代价的。过去珠三角、长三角是粮食主产区,后来把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任务转移为了中西部地区。假如我们的中西部地区学习珠三角、长三角经验,都不去种粮食,把耕地耗掉搞开发、工业、城市,我想我们的粮食安全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后来我们中央提出四化要同步发展,要协调。当然这里面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新型工业化是一个支撑,提供就业的机会。当然我们这种工业的发展,园区的建设不能偏离开发。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载体,为工业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载体。工业化要放在园区、城镇里面去。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基础、前提,信息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一种手段,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想我们过去的公信部搞的两化融合应该转变为四化融合。从工业化跟信息化融合,转变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跟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

最后我想谈一下我们的城镇发展要实现差异化,有些地方提出来要消灭农村,消灭农业,我想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的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我们城市的繁荣,不能建立在农村衰落的基础上。我们的城市跟乡村应该差异化发展,就是现在讲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所以构筑一个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城乡美丽的这么一个美好的空间。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有两条线要控制,一个是开发强度,北京包括京津冀地区开发强度不能超过多少,应该有一个天花板,生态空间应该有一个底线,不能低于多少。我们的城市跟乡村要差异化发展,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十六届科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主题报告系列

城市建设与标准化建设

感谢会议的组织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我要利用一刻钟的时间,在这里宣传一下有关标准化的课题。会议的题目叫《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我放大了一下,放大到城市建设与标准化,放大的原因,等会儿讲的时候大家就明白了。建设也是管理当中的一部分。我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和法的关系。第三,血和汗带来哪些教训。第四,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标准化。

作为标准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论述,对于非专业工作者,不需要背那些条文,只是一句话,标准是什么?我个人理解,标准就是一种约束。为什么要约束?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举个例子,上面的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无论是石器、甲骨文,还有度量衡都是一种规矩。包括我们人类的语言、音乐、文字等等,包括我们的生产工具,所有的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那么度量衡是约定法成的,因为度量衡一定要通过法律的手段,由政府或者国王、皇帝来颁布。可以说一部标准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够找到隐身背后的标准的影子。如果没有标准的理念,标准的思维和方法,我们人类就没有现代文明。

标准化是做什么的?标准化就是要把这种约束,能够达到大家都自觉遵守的过程。标准从何而来呢?要从人类社会的实际的需要当中来的。比如说人类社会需要交流,我们就逐渐地产生了语言,人类社会需要娱乐、放松,就逐渐地产生了音乐。那么标准是怎么来的?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上标准的方法来阐述、论述,作出约定俗成和约定法成的规定。

那么标准化怎么实现?在现代来说,标准化要在法律的庇佑下自觉地实现。首先有法律的庇佑,第二还有自觉的遵守。简单地把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给大家做一点介绍,讲起来很长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和法是什么关系?首先,标准是先于法而产生的,刚才我讲到了语言、音乐、工具、度量衡,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先于法律而产生的。但是标准一经产生之后,要依据法律而推行。度量衡不但中国是这样的,欧洲的国王也是这样。包括现代的电讯是最鲜明的,世界上有三大标准阻止,一个是ISO,一个是ITO,一个是IEC,只有ITO是政府组织,是联合国下面的机构,由各个国家的政府参加的,因为标准的电信需要法律和政府的手段规定。危险化学品有很多标准,必须有政府的规定,按照规定来执行标准。

市场条件下,有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市场当中的法人和自然人,市场当中还有一个课题,课题是什么?就是市场当中运作的东西,包括商品,包括由人来提供的劳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管什么?法律是管市场行为主体的,标准管什么?标准是管市场行为课体的。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管住法人和自然人的市场行为,在标准的约束下,管住标准的质量,管住产品的质量,管住服务的质量,那么整个市场经济才能有效运行,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和法的关系。

说到我们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和法律的关系,都强调国际WTO的规则,所有的标准都是自觉实行的。在WTO的规则里面,没有强制性标准的概念。标准用法律怎么做?要用技术法规进行引用。定了技术法规,相应按照哪些标准实现法规,这是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我们国家情况不一样,我们国家分出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两种标准。这是在1988年国家修订的标准化法当中确定的,我个人认为这个法律应该修改了,而且早就该过时了,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过程当中的产物。用技术法规引用标准这种方式是国家通行的惯例,而且具有它的科学性,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广泛探讨。

下面关于城市建设当中标准化的意义,城市建设和标准化,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都会意识到什么问题呢?实际上标准是向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地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是由于它太平常了,太普通了,我们时常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同样标准和标准化也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无论是城市建设、城市管理都离不开这一点。刚才我们武司长在领导致辞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我们论坛讲到了这个问题。城市建设和管理我个人没有经验,我想应该有四个方面要注重标准化的问题:

第一,城市规划的标准化。城市规划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的现状和未来。既关系到祖先传承的这种物质文明,也关系到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关系到是不是对得起我们子孙后代?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支持,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那么在城市建设规划当中必须强调标准化,我认为这个规划不一定是千层一面的,但是现在中国的城市大部分是千层一面,应该突出各个城市的特点,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固定下来。

第二,标准化不是首长的政绩工程,必须是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的产物。在做规划的问题上,体现首长的政绩工程方面,确实是问题非常突出。我举几个例子,莫斯科现在的下水道建于沙皇时代,现在还好用。巴黎的街道建于七百年前,现在有好多街道还是完好无损的。我们有好多城市的重大的项目是什么情况呢?十五年又来一次。前几天报道的武汉市有一个跨江的大桥,整体爆炸成功,是介绍了这个。但是为什么爆炸?建设期服务寿命多长时间?设计寿命是二十年,到目前为止才17年。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到处在拆迁?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城市,在一个湖边,湖边城市的别墅这些年拆了三次,建了三次,为什么这样?因为建设成为有GDP,拆了也有GDP。刚才魏研究员讲了国家重复建设,水泥的事。我们国家的水泥全世界第一位,消耗量占全世界57%,也是第一位。但是我们的水泥、钢筋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在重新拆了建,建了拆。所以应该强烈呼吁,城市的规划不但要标准化,而且要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的标准化。城市建设和发展为了什么?使人们生活更美好。城市中的环境、住宅、交通、购物、休闲、求学、医疗等要优先规划,优化规划才能使城市更适合民生的需要。老城市改造也要研究如何加强这一类功能,合理布局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只有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把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目标很好地实现。

第三,要围绕着城市产业特点实施标准化,根据生产加工制造和高科技企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制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还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实体经济,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就没有动力。那么在发展第二产业的过程当中,突出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等,我就不展开说了。

第四,是城市管理的标准化。一个城市的好与坏,离不开法制,也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城市管理包括市容建设,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安全和应急处理等等。应该把政府的政绩考核不要关注于如何摊大饼,如何把城市面积扩张,应该重点考核在城市管理方面,到底是不是创造了有利于人居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所以我认为这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利用这么间断的时间给大家做上面的介绍,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导和批评,谢谢。

社区管理与服务产业: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丁辉

大家上午好,这么多届科技创新和城市管理要求我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产业,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城市管理最好的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北京这么大城市,两千多万人,实际上城市由一个一个社区组成的,所以城市管理也可以理解成这么多的社区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现在社区管理重在服务,所以现在有人把社区的管理变成社区管理和服务,而且把服务变成产业,现代的服务产业和信息化的结合,有人认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这种服务产业和信息化的结合,当然就涉及到精细化和标准化,也是本次论坛的一个讨论方向,所以我分两个部分向大家报告。一个是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另外一个服务老龄产业,这是一个热门话题。

所谓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是指服务科学是最近十年来的一门新兴的复合交叉型学科,有人说是一群科学家提出来的,也有人说是IBM这个国际支持产权第二的大公司提出来的,是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集成。全球创新研究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服务产业与创新问题,国内研究起步更晚,直到2003年之后才开始有第一批研究成果出现。

服务科学是以无形的服务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但并非局限在传统服务员的提升,任何产业都会有服务行为产生,利用众多跨领域的学科成果落地,透过服务设计让服务变得更有效率,进而将服务标准化为基础,寻求创新的服务形态。服务要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特性,服务工作应满足被服务者需求,服务要有水平。服务水平本身也是学术的专门名词,上世纪美国学者有一个著名的弗洛因服务水平,提出了行人速度、流量、密度、行人占有空间等特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服务精细化的本质是个性化,即能够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之上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服务,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服务。服务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均是服务创新的根本方向,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只不过服务的标准化是需要实现基本服务质量标准的,基本的服务环境和设施。

服务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很难大模块复制和扩散。服务信息化是指服务精细化和标准化里服务信息化上,包括资源共享,数据一致与选择,知情度、公众参与度等等,信息化是服务的实现手段,特别是服务的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化。服务产业来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服务产业的精细化是指服务水平高度一致后的产业性,服务内容全面与多样性形成的服务全链条,服务形成集成产品后形成产业等等,服务任何环节的不精准都可能导致服务不成业态。服务产业的标准化是指,服务的统一性、权威性、公众性的尺度。

信息化对整体和细节的把握带动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为产业的模式创新,精细管理等理念真正实现找到了载体。所以信息化是过程,精细化是要求,标准化是基础。

举个例子,在中国某个社区在两年前提出了民情流水线的口号,影响了我国三百家社区,进行民情流水线的工程。民情流水线这个名字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了这个社区后说的。

流水线:原指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的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运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计算机流水线广泛应用于芯片当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计算机流水线是指对CPU内部各项指令执行方式的一种形容,极大地简化了指令的复杂度,简化了逻辑设计。

中国这个社区首创了民情流水线,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看望,按照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以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依次运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民情流水线工作模式设计了数据库,民情流水线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社会管理平台采用了流水线的工作模式,通过跟踪监督等环节形成了闭环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将基础信息进行整合,开发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等十八个模块。民生服务平台,通过电话网络视频,无线访谈,通过入户访查等全方位采集百姓诉求。这样的民情流水线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在两到三天之内,社区的服务人员就可以通过对辖区人口动态的分析,通过地理空间分析立即发现这一时段空巢老人较多,增派服务人员对空巢老人进行全方位服务。民情流水线从融合和服务的角度推动信息化建设。20123月,中国公信部牵头成立了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标准应用联盟,201211月,信息技术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成为了国家电子信息领域标准重点项目。

习近平说民情流水线,是一个好名称,民情需要精细理解精细服务,民情流水需要连续持续流水般标准作业,民情流水线需要全过程信息知情准备,中国特色的创新,国际水平的理念,管理与服务融合,政治与科技结合,事业与产业耦合,信息与资源整合,国情与民意聚合,这个社区的领导人成为了十八大代表,这个社区的领导人又成功地办了一家公司,在当地组织部门的批准下,还担任了董事长。这个公司已经产生了近一个亿的效应,所以也证明了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和产业是能有机结合的。

科技创新应该落地于高端服务业这样的战略新兴产业,而战略新兴产业在起步的时候,都是与标准化同步的。服务产业在信息化进程中诞生的产业,创新源于对知识科学有效应用,重在观念创新。一个创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具体表现在综合信息共享能力、容灾与自恢复能力和为社区居民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整体水平等方面。

用简短时间讲一下老龄服务产业,老龄服务是指明确将老龄不确定性的服务表达出来。老龄服务应该系统化、结构化、及时化,这是政治;服务者应充分考虑经验的局限性,专家之间的分歧。老龄需求的差异化与多样性,唯有精细化和数据化可以解决。老年时代老年人交友的规律,老年的服务器是什么?终端器是什么?

老年服务“4T”原则,老年人一定帮助老年人吗?也将成为中国未来服务为老的文化。服务创新本身的特性,如新服务的开发需要在一个真实的为老环境中进行,需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新服务开发方法与工具。科技系列产品开发,要你变老,我要变老,要你安全,我要安全等等。

我国老龄服务产业正在从传统养老模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必将由于科技创新而迎来科技服务老龄产业的机遇,自主品牌亟待产生,社区老年服务平台将知识型的老年服务公司,基于云计算多租户等方式,为老年快乐做出应有的贡献。庄子: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谢谢大家。

世界城市建设视野下的再思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段霞

感谢组委会的邀请,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咱们中科院科博会的论坛,组委会给的题目很大,我想重点谈一下自己在研究世界城市的过程中间,对于城市管理的一些思考。今天论坛主题是创新引领未来,标准支撑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要想使得创新能够引领未来的发展,你首先要知道创新是朝着哪个方向前行?我们说刚才前面的丁 辉教授谈到标准,我们说标准要支撑未来城市的科学发展,到底怎么样确定标准?标准本身的科学化又应该是什么?从这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理解。我们说创新和标准都是为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们看得见的首先应该是这个城市所面临的,尤其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承载压力能够得到缓解。这个城市市民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应该在逐渐减少,生活的环境,工作的质量应该在逐渐地提升。我们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绕这四个方面来看一下,到底北京在过去十年,甚至我们三十年发展过程当中,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究竟是不是得到了缓解?

随着这十年,北京的城市发展应该说城市的建筑面积,它的发展的城区大大地扩展,包括我们说城市不仅仅是中心城区,包括它的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它的基础建设也应该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可以说投入的力量和分布越来越均衡。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到,北京市的人口,10%的规划面积上聚集了70%的常住人口,还有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这个过程中,每天北京市的交通压力大家知道,每天有91.5万辆的激动汽车冲向二环以内。这样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得到环节,我们最近在做研究发现,在刚才讲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这个差别并没有感觉到说政府做得不对,按照这样一个正态分布,应该在逐渐的发展之中。除开过去说的医疗、教育、图书馆这样的要素资源依然在我们看到的生态涵养区,边远地区差一些。其他的像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公共服务方面,应该是趋于正态分布。可以看得到包括交通,目前交通投入的比例,道路的密集度,以及平均数,拿2009年东京各个都区的分布来看,我们现在的分布比他最高区跨度还小。为什么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压力没有缓减呢?与此同时可以看得到,现在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整个成综合治理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

但是我们也依然看得到,在这个过程中间,城市的一些安全风险并没有缩小,而且在2010年以后,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刑事案件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在进一步分析这些案件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案件并不是说一些大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冲突,极端恶劣的刑事案件,更多是一些轻微的交通事故,引发的一些肢体性的冲突,这种非常频繁。我们做了调查,在大兴法院,对暴力事故调研中发现,很多由于堵车,心烦,导致了事故双方发生冲突。同时包括在一些施工工地、学校、医院、人多、车多的地方,发生的案件占到78%70%被告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由于人多车多导致心情不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了暴力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财政,那么我们在各种指标化的城市病的治理中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可以看到我们老百姓从一睁眼上班,到孩子上学、看病,出差从机场回来打车,各种各样的不方便,依然看得到老百姓的拥挤感,焦躁的情绪是非常明显的。与此同时我们说北京这些年的发展,应该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这个表看到从19782011年,整个北京市人均家庭收入无论城乡,这个变化都是过去所不能想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非常的明显。而且我们看到,公共资源在配备的过程中间,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不满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说实际上就是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在对于公共部门实行管制的过程中,被管制者俘虏的现象非常明显。在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间,政府与医院和医护人员、药商,像出租行业的出租公司与相关的管理部门,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垄断,由于利益产生了对政府的侵蚀现象是越来越严重。这样就使得政府返过来成为我管制对象的俘虏,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以出租行业为例,大家知道过去北京有很多私人的出租司机,1996年控制出租车的总量,2000年的时候大公司收购,现在就剩下二十多家大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是不是大公司管制以后,出租解决出行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呢?现在谈到价格上涨的问题,是不是现在出租行业解决,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不断涨价,然后把出租车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呢?在国外很多种经营方式,比如在纽约,它的出租行业只有60%是公司所有,40%是个体。在伦敦三分之二都是个体。它主要对于交通的管制,是管制它的道路,而不是对于行业的竞争性的管理。如果行业有更大的竞争性,对于资源分布、价格都会带来更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利益部门的利益就会受到蚕食。因为这个,我们才觉得说出租司机自己管理不好自己,需要有公司。为什么不能有行业协会呢?很显然我们目前政府不肯放手,中间有很多的利益。

刚才讲了其中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难题?要想解决这样一个发展的难题,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一下十年以来,北京城市管理中的成就与经验。客观地分析这十年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代价,准确研判未来十年国际变局可能对北京产生的深刻影响,特别判断未来十年国际编剧对北京的深刻影响。前面所有的问题站在思考的角度,是不是从百姓的幸福,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作为一个终极思考呢?过去三十多年,中国整个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创造GDP,创造物质财富为第一目标。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有许多的发展理念,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即使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它的标准、创新,但是因为它的方向不对,所以它依然不能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所以最终落脚点应该在城市管理的理念的转变上。结合刚才讲到的对于问题的分析,未来十年国际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说未来十年,整个世界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应该是相对低迷,大概在3%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且在政治,在国际安全的变数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总体可以看得到,未来的发展会发生三个有利于的变化。第一个未来的世界4会发生有利于非西方的一种变化。随着像中国、印度这样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推论可以看得到,到2020年的话,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总量,将由现在的64变成55,应该说未来在世界经济总量和贸易中会变得旗鼓相当。

第二个会发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变化,整个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到2020年亚太地区的经济总量也会超过欧洲和北美。第三个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成为亚太主要的城市和世界主要大国。这样的一个变化,使得我们应该认真评估一下北京将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怎么样推动我们的创新性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变化中,很显然可以看得到,当中国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是广大非西方国家发展榜样,北京作为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的地理担当者,作为中国展示发展模式的窗口作用会增大。在京各种国际活动急剧增长,在京国际人口急剧增多,北京经济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调整、升级空间。

国际上一旦发生重大变故,如引起国际极端分子对中国报复,最有可能的报复地点和受难城市就是北京。要进行更系统、科学、文明,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城市。北京的各项数据超过了在现在研究后工业经济,后工业社会几大变化。一个是GDP,超过了人均一万美元,第三产业达到了75%以上,作为政府可以支配的这种资金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作为政府在城市管理和发展过程中,不再受到资本要素的掌控,可以超脱于单一资本的决定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北京应该建设的世界城市应该是后工业形态的世界城市,至少有三个特征:是非实体经济中心型的城市,考虑在未来的过程中,怎么样通过魅力、关注力、创意经济、体验性的经济、定制性的经济,学习性的经济,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第二个资源非消耗性的城市,怎么样实现世界对能源、资源消耗量最低的榜样性的城市,宜居型的绿色城市,这是值得研究的。第三个我们说非工业形态的城市,不是以资本为本的城市,而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一定是一个非富人独占性的城市,人人享有健康、安全的和谐社会。

面对这样的目标,我们怎么样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呢?能不能从百姓幸福出发,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呢?我们看到在7·21的洪水灾难中间,北京可以说即使在之前进行了预报,也在整个灾难过程中组织了大规模的抢险,但是我们看到依然是怨声载道,加上媒体和现在微博的发展,更加使得负面的消息在传导之中。面对这样一种百年不遇大灾难,任何一个城市在灾难面前,都无法在单一时间,灾难发生的时候可以成功应对的。因为不仅仅有突发性的灾难,还有很多次生灾难,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不管市长有多少个脑袋,派多少党政军干部冲到第一线,都不能解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考虑城市发展的时候,我们认为城市应该有它的正常运行的方式,每天孩子要上学,我们要上班,这样一种工作生活的方式,秩序是不能被打破的。如果我们从百姓幸福角度考虑,可不可以在灾难发生前预防灾难,可不可以在此之前进行有层次的,有序的安排?比如说在灾难发生前,能不能我们就发布警示,让老百姓做好各种防范,一旦灾难发生的时候,可以发出警示,学校不要上课,医院也可以关门,商店、各种交通设施都可以停运呢?我去年去了华盛顿,首都规划委员会,在那里做了两周的调研,前后去了两次。他们在2006年,华盛顿大水以后,重新治理华盛顿的安全规划,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政府要在灾难之前有所作为,怎么样作为呢?201210月的飓风中间,所有的市民都接到了通知,一旦灾难发生就可以不要去上学,不上班。所有的公交、地铁、飞机、火车在灾难发生前一个小时接到命令停运。我们看到包括一些重要的作业场所停电,防止有重物砸伤人群,重要的路口进行了封锁。我们国内的新闻中间就报道说,在美国,在纽约,在华盛顿一片惨淡的景象,凋零的景象,事实上是人家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安排。一方面节省了灾难时的成本,对于政府的声誉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避免老百姓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在风雨中飘泊,产生的各种焦虑的情绪,以及对政府的不满。

我们对城市的治理,包括资源的配置,对于城市运营很多方面需要再思考,再安排。能不能树立中心城市的压力,配置公共资源和服务呢?我们的调查表中间,大家看到是没有太大的成果的。但是我们也看得到,比如说在纽约,纽约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控制人口的增长,开始郊区化的过程。到了八十年代中心区的人口依然有上涨的趋势,之后在分散之中,东京也是。东京在1960年的时候,人口突破了一千万,一直到1995年因为房价上涨,人口回落,持续在八百万人左右。人家为什么能做得到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对于整个城市运营的模式其实是有待再思考的。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当我们要想疏散中心城区人口的时候,首先是土地控制,进行房屋拆迁,进行产业布局,布局完了以后设施先行。这样的做法从思路上没有错的,为什么做不到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很多的产业,包括我们说居民,你要想让他外迁的话,他一定算迁徙成本、距离成本、机会成本。不同的产业对地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像总部、研发地,还有像新型服务业,以及需要上下游配合的一些产业。这些产业对于选址有精细的要求,需要研究它,而不是统而化之的,一个模式认为你这样做了,你这样做了,人家就能跟着你外迁了。现在很多地区做产业基地,通州做副都。

一些新的业态,到底这个业态需要用什么样的公众服务,用什么样的运行方式,才能让他真正在这个地方生长起来,要去培育它。现在老说SOHO族,包括现在很多在东京有一些新的工作形式,在IT业推育儿型和养老型办公模式,鼓励这些人在家里办公,政府对这种公司是给予支持和奖励的。

第三个是我们怎么样对于城市进行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我们说一个城市要想管好,我们应该首先是善规,然后是善治。现在城市应该说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在规划先行下不断完善的,没有好的规划,这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的问题从根子上布下的。从治理方面也是这样,城市的治理首先要培育,第一个是培育我们的市民,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遇到灾难的时候能够自救、互救,而不是首先依赖于政府。政府过多担当责任,承担了压力,老百姓反而会骂娘,因为他长不大,你也不想让他长大,所以要培育市民的队伍和社会发展环境。同时要培养新的产业,培养新的管理理念模式,从这些方面来讲,未来的北京发展,因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与工业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在未来国际社会中间担负更重要的影响,在全球体系中,可以说对于北京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与转变应该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

建设美丽北京与首都城市环境战略设计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锐

大家好,很高兴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建设美丽北京的战略思考,我从四个方面把整个脉络做一个汇报,第一个城市环境、建设、战略三者之间的内涵与外延。第二个,美丽中国、美丽北京的基本定位。第三方面战略支点,和谐良治。第四个方面,尝试。对于整个标准化和我们推动相应的标准和信息的融合,城市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从古至今我们知道城和市聚集了人和功能的综合体,在基本的定义上有基本的标准,10万以上的人口,50%以上建筑面积,具有较发达的交通线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聚集区域就是城市。

对于城市环境来说,大家也知道应对的是城市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承载了城市众多综合功能,加强了综合标准的综合标准化,包括城市的公共事业,市政设施等。

城市环境建设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各级管理者根据环境和政策法规,意义标准,包括技术的规范,加强管理和技术的实施。要协调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建设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征,本质通过影响行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于城市环境,看看国外的发展例子,给我们一些相应的启迪。比如说美国的克利夫兰把钢铁作为首要部门,把城市变成了森林城市,推动绿色资源的开发,通过居民增长通过克利夫兰生态环境的建设,包括加强城市的重建,以及对组建的密集型规划,提倡绿色节能、建筑等等。这是基本概况,大家看到对于精明增长情况下的克利夫兰,给大家展现了钢铁城向未来生态城展现的图卷。

德国蒙斯特城市环境建设,更多是欧洲古典建筑艺术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城市,从细节入手,把细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支点,靠城市自然、环保、休闲、人文等多种因素,强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具体表现在:交通方面减少车辆的使用,开辟了大量的自行车专用道。垃圾处理方面等。

芬兰连续七年荣登全球竞争力榜首的北欧小国,它的代表性城市之一维累斯有五大概念,通过结构优化,创造充足的公共空间和交通设施,在交通上通过弹性的停车系统实现有效管理。进行能源保护,达到整体节能。保护自然环境,考虑当地景观结构等。

从欧洲先发地区的例子不难看出,对于城市的环境建设有以下五个意义:

1、建立标准体系。2、建立管理体系。3、营造绿色空间。4、发展绿色环保产业。5、注重公众参与(自愿性环境保护)

第三次产业革命,新型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新型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被称为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在前面的报告中,我们的王毅所长做了详细的阐述,区域性的整体考量是发展途径。

作为即将面向全球展现的大国形象下,公民社会如何呈现?在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情况下,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要注重公众资源性环境保护的培育和参与的程度。在政策体系方面我们认为要从基本共识上覆盖全区域,核心目标:人口、资源、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同步。硬约束和内驱指标:环境承载力-污染排放总量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

第二部分,十八大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首先是通过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推动人本发展,通过社会良知的必然趋势推进和谐发展,国家责任的先导任务推动均衡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推动绿色发展,五倍级数的科技革命推动创新发展。

在未来区域环境治理中,考虑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趋势,规模以经济驱动力为主导,社会和谐力为标尺等等,这是我们在这样一个大的逻辑框架下提出三度五力的框架,结合相关专家团体,开展一系列的近三年的综合研究。对于美丽北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一个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更重要在价值导向上,实现大家在共同认知的价值导向下的共同行动。

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解决方案,社会质量持续提升,经济质量持续优化,资源效率持续增强,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等等。

通过和谐良治,通过福利社会的构建,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提高全民百姓的福祉,才可能让我们一些国策或者区域战略落实在实处。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全面促进城乡居民的普惠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资源的充分节约,强化资源节约的规划,相应的市场体系和技术创新等等。在环境友好方面推动科学有效的制度,不仅把考评作为形式,更重要作为在目标下之导向下的根本原则,通过重组资源结构和生产消费结构,最终优化我们的社会结构。在政绩考核中体现五分法的基本原则,在分类分区分时分序分责,使得考核不流于形式,不流于暂时的目标价值导向。

对北京做了基本的分类,主要考虑到从全国的总体背景下,北京更多从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方面,以及不同的阶段、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细则。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衡量我们在环境设施监管的协调和互动,如何更好划分责任主体和边界,使责任的界定更加科学、明确。避免短期行为造成的整体社会损失。当然在这里还要通过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感智社会,不仅体现信息的交互,更重要的通过智能手段,加强技术支撑,引领未来智慧生活。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自2011年以来,首都城市城乡建设环境委员会开展了责权,衡量建设水平与实际目标的比对差距,以及在不同发展程度的情况下,明确城市发展的优势方向。

内涵梳理问题的主线,寻找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通过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够指导目前过程管理中的检测环节,指出它的系统解决方案。这里做了典型的测算,可以看到通过对区县生活垃圾处理呈现中心辐射的态势,中心城区的处理量高于其他区域,延庆和评估偏弱。去年的1228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把延庆确定为第一个试点,我们对延庆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它未来发展长足空间,以加强垃圾处置。在林木绿色方面也是从北到南逐级递推的过程,王 毅所长讲到了雾霾PM2.5的问题,这里有一些综合因素,更重要的加强区域联防联治。应对在总能耗提升的过程中,解决目前人地不和谐,产区不连动以及首堵问题典型指数的设计与运行,下一步还会做深度研究,保证数据可采集,指标可计算,结果可解释。

最后说一下对于整体首都城市运行发展,要以建设世界城市为战略导向,饯行三个北京行动计划为现实目标,服务首都的总体职能为战略定位,围绕首都城市运行与发展的有关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凝练决策需求和科学目标,通过战略咨询、课题攻关和项目协作,全面、深入、系统研究首都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管理体制、协调机制和运行模式。 推动北京市城市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与城市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综合协调与区域环境治理研究的有机融合,城市社会管理创新与城市管理信息化、科技成果应用创新实践的高效整合,逐步提升北京城市运行和管理能力,加速形成首善之区的和谐良治格局。 即将结束的时候跟大家共享两句话,善政,让城市更美丽;善治,让生活更幸福。提升老百姓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一个美丽北京,应该是一个远看是花园,近看是家园,身在其中是乐园的城市,让我们共同构筑这样的乐园,美丽北京,谢谢大家。